“新冠疫情暴露出企业在应对突发性冲击时缺少足够的韧性,这应成为可持续发展变革的契机。”
—— 桑达·奥佳博(Sanda Ojiambo),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
新冠疫情迫使许多公司重新评估其商业运营方式。多数公司正在研究如何为应对下一次全球冲击做好准备。它或许是另一场大流行病,抑或是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增强商业韧性能够使企业发展更可持续。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反之亦会使其更具商业韧性。
疫情大流行来临之前,11,000余家企业在面临这一威胁时已经承诺遵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十项原则和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这意味着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需时刻践行这些原则和目标,例如,承诺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承诺在其企业内部实现更广泛的性别平等。然而,目前进展的速度与规模不足以使我们在2030年这一最后期限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冠疫情也使我们自2015年通过“全球目标”(Global Goals)以来取得的诸多进展化为乌有。世界上仍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全球气温到2100年将上升3.5℃而非1.5℃;按照我们目前的速度,经济上的性别差距还需要257年才能缩小;每年仍有800万公吨的塑料进入海洋 [1]。
已承诺实现更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认识到,在一个充满贫穷、不平等、动荡和环境压力的世界里,自身无法蓬勃发展,但仍需要更多的企业提升集体雄心,投身到先行企业的队伍之中。若非仅是为了地球,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良好商业意义也将愈发成为新动因。
根据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进行的研究,今年前四个月,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良好的企业的累计相对回报率比表现最不佳的企业高出6.3% [2]。证据还显示,可持续发展目光长远的企业在应对短期挑战时的表现也更好。
尽管近期研究显示,许多CEO都明白这一点——被调查者中有76% [3]认为可持续发展和信任度在未来五年内对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只有48%的CEO在经营中落实了可持续发展。仅有21%的CEO表示企业正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言行方面的差异需尽快缩小。
决策者、投资者、客户和员工不断施压,要求企业采取更有力、更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人们期望企业在为人类和地球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意义的未来方面展现出更多的雄心,采取更可持续的行动,并发挥主导作用。
若要实现这一切,我们需要变革性的方法。企业必须团结在科学的基础上,在其商业运营全过程和价值链中,采取快速和雄心勃勃的行动。这种变革须从组织最高层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领导文化。我们需要看到企业把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转化为对企业高管与非高管人员委任的要求,从而使其自上而下贯穿于整个组织内部。
目前,仅有4%的职位任命包含此要求 [4]。企业不仅要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其自身的运营,还需将其纳入整个价值链。这应包括减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促进工作中的性别平等,解决价值链和供应链中的不平等问题,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实现碳中和。接下来,企业还须对其进展情况进行衡量、管理和报告。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展现出胆略领导力的公司不仅拥有更强的商业韧性,还会在确保自身长远未来发展的同时,帮助守护全球生态与繁荣。
-------------------------------------------------------
[1] P6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library/5745
[2] P3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library/5746
[3] P5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library/5745
[4] P5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library/5745